#36
小提琴
Antonio Stradivari Forma G
2019
大连 于先生
34号作品 受定于大连于先生
作品特点
- 新的镶线制作技巧
- 新的音梁数据与制作技巧
- 新的油漆涂刷干燥技巧以及颜色搭配
- 新的弧度分配
- 新的厚度搭配
面板
奥德利 斧劈 鸡爪面板
背板
捷克背板 原板侧板
油漆
油性松香漆
标签内容
输入“标签内容”
特殊备注
34号作品 受定于大连于先生

试听
*?请使用高品质耳机收听,作品录音无任何后期加工
日志
2019.01(开始制作)
这支乐器从我2018年6月离开北京的时候,实际上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。面板,背板的拼接工作都是在去墨尔本之前完成的。等12月回京之后,直接开始制作。之前的侧框制作行云流水,加上家里面有了新成员所以十分忙碌,一开始都没有留下什么照片。从镶线开始吧,这一次的镶线制作挺有意思。在2018年10月的意大利比赛上仔仔细细研究了一些人的蜂尖制作,所以这一次虽然没有什么新的技术,但是对于这黑白黑三条线究竟是如何正确摆放的,可谓是有了全新的理解。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,那几乎可以说以后可以在这个部位做到随心所欲。背板的弧度因为有朋友刚好带了一支Davide Sora来保养,所以学习了一天,小有心得,不觉得马上要试一试。六个月没有动手做琴,动手的那一刻,却没有0.1秒迟疑。就好像上午还在做琴,现在不过是下午而已。
2019.01(弧度 厚度 镶线 油漆)
这是一支灵感迸发的作品。时至今日,至少已经想通了3-4个十分重要的事情。乐器的弧度经过全新的设计;厚度革新;音孔采用新的制作技巧,镶线采用新的制作技巧,低音梁采用新的制作技巧。回国之后我把去健身房的时间改在了早上,9-10点是我的健身时间,然后11点前到工作室。在中午1点之前,我几乎没有干过任何一件和制琴有关的事情。玩玩显微镜,看看英文书法的介绍,研究研究紫外线的发光原理,看看各种颜色的搭配等等。有意思的是,我的做事效率不减反增。以低音梁制作为例,上一支作品我大概用了3-4个小时完成最后的严合工作,而今天我大概用了不到两个小时,并且,更加合理,科学。可以说我已经把我知道的“最好”做到了极限。可能是半年不做琴攒下的张力,或者是意大利比赛留下的灵感吧。乐器的油漆实验同步进行中,达到了我现在认为的“正确的油漆”。 不知道是不是走了狗屎运,突然就明白了很多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