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内容
  • 于杰
    • 我是谁
    • 于杰作品定制流程
    • 于杰订单列表
    • 杰收藏
  • 挚友欧洲制琴师
    • 我们是谁
    • 如何定制
    • 快速对比
    • 我们的脚步
  • 作品
  • 媒体中心
  • 商城
    • Riboni 瑞宝尼琴盒
    • Musafia 穆萨法琴盒
    • Tempel 檀珀配件
    • Shirakawa 白川微调
  • 联系
  • 于杰
    • 我是谁
    • 于杰作品定制流程
    • 于杰订单列表
    • 杰收藏
  • 挚友欧洲制琴师
    • 我们是谁
    • 如何定制
    • 快速对比
    • 我们的脚步
  • 作品
  • 媒体中心
  • 商城
    • Riboni 瑞宝尼琴盒
    • Musafia 穆萨法琴盒
    • Tempel 檀珀配件
    • Shirakawa 白川微调
  • 联系

2018 意大利三年赛回忆录 (完)

心情随笔Gino Yu2018年10月6日评论

我从澳大利亚墨尔本起飞,超过24小时的单程行程,使得我对于这次在意大利的行程安排的格外的“充分”。因为师父也在,在他的指点下,看了很多,也学了很多。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我会陆续更新这次国际大赛的前前后后的见闻。

欧仁·伊萨伊和他的小提琴

于杰的文字 / NotesGino Yu2018年9月8日评论

拥有一支旷世名琴,几乎是所有演奏家的一致追求。但是当你看到了自己中意的乐器时,口袋里的银子未必够用。这个时候,也许你应该参考一下著名演奏大师:欧仁·伊萨伊Eugène Ysa?e (1858–1931)的这一波操作了。

不作琴的日子

心情随笔Gino Yu2018年7月16日1评论

一个制琴师,如果暂时不能做琴,该做些什么 。。。。

琴弦详解

于杰的文字 / NotesGino Yu2018年5月14日评论

关于提琴的琴弦,各位完全有必要从头至尾的详细了解一下。这篇文章盘算了很长时间,终于写出。

2018 制琴奥林匹克开赛在即

于杰的文字 / NotesGino Yu2018年5月11日评论

2018年意大利赛年赛开赛在即,首位华人评委出现

缩放详细

Ulrich Hinsberger 2018

Ulrich Hinsberger, 大师作品Gino Yu2018年4月17日评论

[vc_row][vc_column width=”1/2″][vc_row_inne…

第一间多元化工作室 – 米兰Mantegazza制琴家族

于杰的文字 / NotesGino Yu2018年4月5日评论

当今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工作室,从事的并非单一的乐器制作工作,而是集制作,修复,鉴定于一身的工作室。而这种工作模式,其实在18世纪就已经出现了。而第一个代表性的工作室就是米兰的Mantegazza家族工作室。

<名词解析>Frog – 马尾库

于杰的文字 / NotesGino Yu2018年3月13日评论

琴弓上的马尾库。在中文里,我们很容易理解它的作用(之一):存放马尾。而在英文中,它有一个略显匪夷所思的名字:Frog(青蛙🐸)。不但我们有疑惑,老外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它被称作Frog。

革命之心-巴黎制琴师Aldric作品演变

于杰的文字 / NotesGino Yu2018年2月24日评论

在制琴史中,我们总是对意大利克莱蒙那制琴师大书特书,要不就是威尼斯,都灵。但是到了18世纪晚期,制琴的中心已经“北上”到了法国的巴黎。而18世纪晚期法国的一大变革就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。有意思的是,大革命后的法国制琴业更是迎来的自己的大的发展。

←1
2345678910111213
…1415161718…
192021222324
25→
Go to Top